高校要勇当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先锋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这一宏大的战略中,拥有丰富智力和科研资源的高校将如何作为?在笔者看来,就是要找准定位,发挥创新资源拥有者、创新之策发起者、创新实践推动者的作用,勇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先锋。
一、孕育和传播创新理念,助力产业协同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创新理念是产业协同的牵引机。协同发展理念要先行,必须以新应新、以新赢新。创新理念作用于产业协同的路径表现在:
一是以理念之先引导产业变革。为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高校能够基于自身学科、人才优势和科研平台支撑,做到超前部署、主动作为。北京大学面向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中的重大命题,承担国家发改委、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相关课题,定期发布《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组织企业家校友为河北邯郸提供产业发展决策建议。
二是以理念之新应对产业需求。产业协同的基点是供给侧改革,高校要增强应对和追踪产业需求之变的能力,根据产业链的变化调整学科专业链,根据支柱产业的变化调整科研方向重点,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体系。为更好地进行产业对接,北京化工大学在秦皇岛、北京交通大学在沧州,都分别建立起了各自的分支机构。
二、培育和打造创新平台,助力创新协同
创新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创新平台是创新协同的发动机。创新平台通过汇聚和加工创新要素,进而推动创新协同进程。高校主导的创新平台有两类:
一是培育协同科研平台。高校牵头依托重点学科、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力量,通过组建联合实验室、创新共同体、协同创新中心等途径开展面向前沿需求的科研创新。在河北认定的“首批18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中,由京津冀、京冀、津冀高校联合成立的有8个,这些中心建构起了协同创新平台,为区域创新注入了新的力量。
二是打造创新创业平台。2015 年以来成立的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天津大学宣怀学院、河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
三、重构和培育创新载体,助力体制机制协同
体制机制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保障,创新载体是体制机制协同的传动器。创新载体主要表现为虚、实两种:
一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5校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探索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
二是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试点。这种试点集中表现为“研究院”“科技园”“科教园”等形式,具有“相对实体”的属性,从而能够突破时空局限、减少交易成本、增强无间协作。武清国家大学创新园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张家口)科教园区等,以载体之“新”助力体制机制之“变”。
四、推广和运用创新成果,助力环保协同
环保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创新成果是环保协同的稳定器。为真正把“绿色决定生死”理念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校可以在技术、意识两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研发和运用环保技术成果。北京大学在廊坊建立京津冀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展示DDS脱硫脱硝等高新技术项目。天津大学在秦皇岛成立环保研究院,在近海环境整治等领域开展科研。
二是催生和传播生态绿色意识。北京大学承办“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年论坛(2017)”,邀请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人作专题报告。在京津冀全域,一幅由绿色高校、绿色创新、绿色发展交织成的生态画面正在形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还要积累和提升创新服务,助力基础设施建设协同。
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依托,创新服务是基础设施建设协同的助推器。在基础设施领域,高校提供的创新服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提供咨询和可研报告、整体规划。二是开展行业高校、对口专业专项对接。
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今年的市“两会”,谋划了我市今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这幅画卷中浓墨重彩的部分。我市高校要着眼大格局,秉持大胸怀,融入大战略,围绕“加快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的目标,把智力和科研优势转化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引擎和不竭动力,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展现作为、作出贡献。(王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