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河北日报

雄安新区迎来第一个新春佳节 蓝绿交织绘底色

2018-02-20 13:55:15 来源: 河北日报

  2月6日,雄安新区雄县王储村村民们专心听“千年秀林”的技术和安全培训课。今年雄安新区森林城市建设工程将造林绿化10万亩,构建片、廊、环相连的森林生态系统。记者郭东摄

  2月9日,在雄安新区9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现场,人们在忙碌着。未来,“千年秀林”将成为新区组团之间的重要生态缓冲区和生态福利空间共享区,将成为展示雄安新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生态环境的重要窗口。 记者田明 史晟全摄

  设立10个月后的雄安新区喜迎第一个新春佳节,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任的这方热土处处涌动着澎湃生机。

  2月6日,雄县王储村65岁的李国茹在听完“千年秀林”培训课后说,我们不是简单地种树,而是在为新区增绿;2月9日,在安新东淀头村河长会议上,河长田根双说,我们5位河长不单单是在管理白洋淀,更是在为雄安新区涂上一抹蓝色。

  一绿一蓝,从出自两位普通百姓口中的朴实话语中,人们感受到,蓝绿交织成为雄安底色的生态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蓝绿交织的未来之城将确保蓝绿空间占比70%以上。蓝色主要是指“华北明珠”白洋淀,绿色则是大面积植树造林的“千年秀林”。新区上下把握好“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的定位,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落实到新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和示范城。

  我为新区增绿色:百姓争听“千年秀林”培训课

  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一。14时许,李国茹老人早早地来到王储村村民活动中心一楼会议室。

  “今天是雄安集团造林专业人员来讲‘千年秀林’的技术和安全培训课。我要当一名小学生,听课的劲头要比年轻人足。”李国茹曾在村里当了15年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退了下来。他告诉记者,想通过这堂课提前学习,学好技术,过完年就跟着种树。

  14时30分,雄安新区“千年秀林”造林技术与安全培训课正式开始。“各位老乡好,根据2018年的生态计划,今年雄安新区森林城市建设工程将造林绿化10万亩,构建片、廊、环相连的森林生态系统。大家也都签了土地流转协议,如果参与种树的话一定要好好听听。”来自雄安集团造林指挥部的张老师开场一席话,让原本热闹的会场安静了下来。

  此时的会议室已经挤满了人,室内除了坐着的,四周还站满了人,大家都希望能离老师近一点儿。室外的过道里,许多村民挤在靠门口的位置,通过听声音来学习。签到本上,206名村民一一签上名字。

  村民张国生拿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字迹工整地记录着:雄安新区2018年10万亩植树造林工作,全年计划完成10万亩苗景兼用林造林任务,分春秋两季实施。计划于2018年2月15日前完成造林用地交付,先期启动雄县1—3号区域的建设工作,分春秋两季完成造林任务;后期启动9号地块二区的建设工作,秋季完成全部造林任务。

  课程内容丰富,从造林技术培训到施工现场安全基础知识,再到施工现场注意事项。原本1个小时的课,上了一个半小时,许多村民仍觉得意犹未尽。

  课后,村民们没有走,纷纷向老师和其他的专家咨询。

  “听说每一棵树都有‘身份证’,是吗?”听了张国生的提问,一些村民围了过来。

  “种下的每一棵树,从选种到种植,都有严格的规范:苗圃选材时登记树木的二维码,记录树木的来源、树种、规格、产地,形成树木的专属‘身份证’数据库。”造林专业人员解答,这要求种树不能按以往经验来种,而是要先了解树木的特点。

  “种植时每棵树都要控制埋深,种植结束后需一次性浇透,严格遵守种植工作的规范。”雄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招募的植树作业人员将有一批是本地村民,通过技术人员的传帮带,将农民培训成为造林技术工人,逐步成为未来新区植树造林的主力军。此举既提升了本地村民的就业能力,增加了就业渠道,又让雄安当地村民实实在在地参与新区建设。

  来自周边的东阳村、西阳村、西王槐村等五个村的50多位村民也赶来听课。

  “合作造林百姓有什么收益吗?”来自西王槐村的王艳军挤上前问了个问题。

  专家解答,今年植树造林将参照9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采取与农民合作造林模式获得造林用地,待新区土地政策确定后再明确后续土地利用模式。通过多种经营、多元发展、多业并举、多轮驱动的方式,形成共建共享、充满活力、可持续造林机制,调动群众参与新区植树造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雄安新区9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地处起步区和雄县两大城市组团之间,是雄安新区绿色空间建设的起点。近日,由中规院与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的“雄安新区9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EPC总承包”项目完成了第一阶段工作,该项目为雄安新区成立以来发布的第一个公开招标项目,6000多亩“千年秀林”已傲然挺立,今年春季将完成全部任务。

  “‘千年秀林’将会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雄安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合作造林将做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新、技术新、环境新,按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合作方式,以企业与农户或集体间多要素多方式合作,使群众获得稳定的长期收益。未来,“千年秀林”将成为新区组团之间的重要生态缓冲区和生态福利空间共享区,将成为展示雄安新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生态环境的重要窗口。

  为新区涂上一抹蓝:五位河长春节守护白洋淀

  2月9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安新县东淀头村安静祥和。一场由村干部和五位河长共同参加的防火与垃圾治理会议在村委会召开。

  会议由村党支部书记田永强主持,主要内容是部署村内和淀区的防火工作,特别是白洋淀芦苇的防火是重中之重。

  “新区成立第一个春节,咱们坚决不能出现一丁点儿火情,村里的垃圾和污水要管住,五位河长的责任重大。”

  “河长负责开展河道垃圾集中清理。到了冬季,防火和管住向河道排污是重要任务。过年时要加强巡逻,一天三四次,保证24小时有人。”河长田根双提出建议。

  田建民接过话说,“雨雪少,天气干燥,防火压力大,今年是‘禁炮’第一年,这个要严查。”

  五位河长负责五个片区:田根双负责捞王淀东航道区域,田凤林负责麦淀及周边水域,张小乱负责村西环村河附近,田建民负责村南环村河附近,张建队负责村北环村河附近。

  “在过去,东淀头村缺乏必要的卫生基础设施,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都直接排入淀中,对白洋淀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田根双告诉记者,村子建设了5个污水处理站,还铺设了6000米长的污水管道,实现了生活污水集中统一处理。配置垃圾箱22个,垃圾车2台,垃圾池8个,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

  五位河长的春节坚守,背后是雄安新区为深化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加快恢复“华北之肾”功能的决心。

  去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实地考察雄安新区建设规划时专程前往白洋淀。“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实现两线合一,着力建设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

  “新区开好局、起好步,重要基础是保护白洋淀生态功能和强化环境治理。”端村镇副镇长刘文锋告诉记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既要利用白洋淀自然生态优势,又要坚决做好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新区从设立之初就确定了白洋淀生态修复的三大目标。

  如今建设雄安新区,各级政府部门首先下大力气修复生态。记者在东淀头村的一份材料中看到,2017年白洋淀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连出重拳——以十项环境集中整治任务为抓手,整治上游河道,大力削减入河排污量;整治入淀排污,大力削减入淀排污量;整治纳污坑塘、散乱污企业,大力削减淀区产污量;制定红线划定、土壤详查、纳污坑塘整治等8个配套工作方案,形成雄安新区“1+8”环境综合治理政策体系……

  经过10个月的艰苦努力,白洋淀流域环境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府河、孝义河为突破口,全面排查沿河非法排污口,新区三县共封堵非法排污口85处。“洗脸工程”扎实推进,已经关停取缔9853家散、乱、污企业。新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加快,切实减轻入淀污染负荷,新区三县5个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167家涉水企业全部建设污水治理设施。

  憧憬白洋淀更美的明天,田根双脸上满是笑意:“错不了!错不了!”(记者郭东)

责任编辑: 皇甫黛纳
关键词:
+1
新闻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我网立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新闻
0200200301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814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