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县宋辽古战道
位于雄县将台路有一座千年历史遗址,青砖砌壁,洞内高低错落,有掩体、闸门、翻眼等军事专用设施。每逢节假日,总有不少游人前来观赏游玩。
然而,在这青砖土培的背后却掩藏着发生在雄县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战场传奇。
雄县迎宾路牌
千年战场 挥舞“杨”字大旗
宋辽边关古战道
相传宋朝时,今雄县为三关一线地处宋辽边境,辽兵经常过来骚扰,杨六郎把守三关,抵抗辽军。当时的杨六郎作为鄚州刺史(后为团练使、防御使),奉宋真宗上谕密旨秘密修建边关地下战沟。在战沟的帮助下,杨家将让辽军吃尽苦头,辽兵一看“杨”字大旗便会胆战心惊。
可当时的宋王听信谣言削减了杨六郎兵权,辽国趁机出动十五万大军,杨六郎只率领一千五百人马杀出了瓦桥关,经过多次厮杀,杨六郎的兵马所剩无几,在克服种种难关后,杨六郎再次率领剩余兵马冲出辽军包围,杀回瓦桥关。
但是,“杨六郎把守三关口”绝对不是毫无根据。杨六郎把守三关时曾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据明《嘉靖雄乘》载:“阳关城在县西北二十里,故址犹存,宋杨延昭守三关时筑,今遗址渐平,唯时发现古砖瓦非近代物。”杨六郎在霸州建有三处六郎城。
“沉睡千年的地下军事奇观”揭开神秘面纱
古战道遗址
今年68岁的周振成老人,是地地道道的雄县人,曾任中共雄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等职,曾出版小说《瓦桥关》。说起雄县宋辽古战道,老爷子对它有很深的感情。
9月12日,老人向河北青年报记者讲起了关于战道的历史。
早在清光绪三十一年所编《雄县乡土志》便有对古战道的记载:“雄州城中圆通阁山门前有一井,故老相传霸州城内亦有井,与此穴相通,宋初两城守将计军事,遣使于穴中往还,外人不知也……”
在搜集关于古战道记录中,老人记得自抗战时期以来,雄县便陆陆续续发现古战道遗址。
1964年,雄县城东30多里的雄县祁岗村打井时发现结构复杂的古地道,清理长度24米。
1993年,雄县城东1里许,过去称为大台,取土时又发现古地道,清理长度东西200米,内有弩机、钩镰枪、铜箭头等。
景区一角
2000年,雄县城东40多里的双堂村王金城家也发现砖砌地道。
“还记得1986年,当时我与朋友到祁岗古战道进行拍摄,”这时的周振成眼里写满了不可思议。“全部是砖体结构,内有通道,有斗室,长3米,宽2米,高1.8米。洞内发现宋代黑釉水缸一口,枣核型水瓶一个,还有宋代的夜壶、瓷碗和钱币。斗室内有土坑,如若不是亲眼所见,此间地道绝不是一般人所为。”周振成感叹道。
后经考古、宋辽战史、旅游地理学家考察鉴定,实地勘查印证,由西南至东北横跨雄县、霸州、文安、永清等县市境内,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达1600余平方公里,用于军事防御的地下通道被揭开千古面纱。
古战道修复 以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宋辽边关古战道内景
雄州宋辽古战道在1993年6月修复供游客参观,2007年5月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中国古地道文化之乡”“中国古地道文化研究中心”。2013年5月3日,雄县宋辽古战道并入廊坊边关地道遗址,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经过周振成老人一番绘声绘色的描述后,记者对雄县宋辽古战道增添了几分憧憬。
辞别了老人,河北青年报记者来到了位于雄县将台路的宋辽古战道遗址。
进入古战道遗址院内,树木郁郁葱葱,原战道入口增盖了八角凉亭,战道入口一侧还设有人文雄州纪念馆和宋辽烽火纪念馆。
走入地下战道,青石砖层层堆叠,经历了千年沧桑的古战道展现在眼前。
宋辽古战道高低错落
弯腰行走在地道间,它高低错落,宽窄不一,结构复杂,据了解,地道顶部距地平面4米,整个用30*15*7厘米的青砖砌成。内部高低不一,平均高170厘米,最高处有300厘米,最低处80厘米,最宽处有160厘米,最窄处有70厘米。内有翻眼、掩体、放灯处、藏兵洞、迷魂河、休息厅、议事厅、兵器室等翻坂,顶部有通气孔。
与此同时,在战道中,一位来自石家庄的游客王先生正用手触摸着青石砖,“这砖都是湿的,怪不得这地道潮湿凉爽。”
在采访过程中,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早从爷爷那儿听说雄县有一座宋辽古战道,是杨六郎把守边关时所造。雄安新区成立后,促使他一直想来看看新区,所以正值年假的他特意驱车200多公里来到雄县,来到宋辽古战道。
宋辽古战道迷魂洞
据宋辽古战道工作人员介绍,也正因为战道冬暖夏凉,具有丰富的历史意义,每逢节假日,前来游玩的客流量,自2017年截至8月份约为8000人,比2016年增长约58%左右。(记者 赵莹)